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保定移民办理条件流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保定移民办理条件流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明朝山西为啥大移民?
自明朝洪武六年(公元1373年)至明朝永乐十五年(公元1417年),明朝政府先后从山西向全国各地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,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。其中明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的移民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、时间最长、范围最广的。
保定自古以来便以军事重镇著称。元末时期,天下大乱,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,在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。元政府军队对农民军多为“拔其地,屠其城”,造成了大量无辜百姓受害。
而此时的保定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,成为兵家必争之地,连年的战争加上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,使得保定路变成“民流不止”,“孽生盈道, 军士掠孱弱以食”的人间炼狱。明洪武元年(公元1368),保定更是“兵革连年,道路皆榛塞,,人烟断绝” “兵燹之后,人物凋耗 , 土地荒旷, 旧有存者, 十仅二三” 简而言之就是连年的兵祸,使得保定道路被树枝阻塞,荒芜人烟,土地荒废,四处全是凋敝的景象。
根据地方县志记载资料推测,明洪武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 年),保定府约有移民7万,其中4万来自山后地区(今河北宣化至辽宁辽阳地),剩下的移民则主要来自山西。
1、为了充分利用良田。
因为在元朝末年的战乱过后,全国各地的人口锐减。各种良田都没人种,四处都是逃荒的人。
传说过去富庶的扬州城,在明朝刚建立的时候,只剩下了七八户人家。可是扬州这地方良田众多,因此人口迁徙就成了明朝初年的常态。

2、为了振兴中都凤阳。
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,也是父母兄弟的下葬之地。在明朝被称之为龙兴之地,可是在当时来说,这地方实在是太穷,因此朱元璋打算把凤阳的经济搞起来。
为了让中都凤阳城兴旺发达起来,朱元璋不仅扩建了城池,而且还把大量江南的富商们迁徙到这里,这也是动辄几十万的大移民。
3、戍边移民。
明朝的边疆意识相当强烈,过了长城,他们就不管了。所以说朱元璋的这一想法,给明朝后世的君主,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。
当时边疆地区的百姓稀少,不利于巩固边疆统治。于是明朝初年,前前后后也有不少迁徙到边疆开垦戍边的移民政策。不光可以让老百姓在当地生存下来,关键时刻,这些人还能拿起武器保卫边疆。
乡镇机构设置及职能?
乡镇机构设置主要是以下几个办和所,一是党政综合办,主要职能是负责乡镇文件草拟,上传下达,为党政领导当好参谋。
二是农村事务办,主要职能负责经济发展经营管理,三是国土规划办,主要职能负责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建房,四是农林水办,主要职能负责农业生产林业水利建设,五就是一些妇联,团委等群团性组织等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定移民办理条件流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保定移民办理条件流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bnksn.com/post/5888.html